


8月26-27日,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埃武拉)负责人、埃武拉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教授António Candeias携联合实验室(埃武拉)副主任、Hercules实验室副主任、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副教授Ana Teresa Caldeira莅临联合实验室(本部)交流座谈。苏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联合实验室主任吴永发,学院副院长、联合实验室副主任吴尧等出席了本次座谈。
席间,吴永发主任向António Candeias教授介绍了联合实验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验收的开展情况,特别强调了过去三年里联合实验室在推动高水平、实质性、可持续的国际科技合作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他提到,今年7月,联合实验室项目负责人及各子课题负责人(含澳门)赴北京完成现场答辩,项目验收顺利通过。此次验收对联合实验室三方在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人才培养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也为联合实验室未来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随即,他对联合实验室未来三年的建设规划提出了展望。他指出,一要持续深化三方人员交流互访,互派访问学者,互聘教授,共同实施研究生培养计划;二要明确三方单位科研定位,强化埃武拉团队在遗产材料分析和澳门团队在海洋遗产保护领域的特长和优势,保证三方科研资源共通共享;三要增加合作单位和辐射区域,拓展联合实验室国际化网络,依托欧洲和东盟的科研机构与高校,开展国际技能培训;四要推进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出版工作,尽快确定主编人选,并按体例要求完成图书撰写;五要组织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提升联合实验室的国际学术声誉。他表示,联合实验室将始终以“共建共享,示范引领”为建设原则,为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和文明交流对话做出贡献。
António Candeias教授对联合实验室的项目验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联合实验室作为中葡两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合作平台,在促进两国科研与教育繁荣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埃武拉团队将积极响应联合实验室(本部)的发展规划,调动在巴西、安哥拉、西班牙、比利时等国的合作网络,邀请更多研究机构与合作伙伴加入,共同开展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此次埃武拉团队来访是联合实验室三方一体化合作运行机制的一部分,为中葡团队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