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情况
职称: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中组部国家级重大人才引进工程入选者、国家特聘专家,科技部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导、绿色建筑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中德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德国注册建筑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研究领域: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绿色零碳建筑、城市碳中和、结构工程、产业集群及生态体系
重要经历:应国家教委邀请,担任中国留德学人回国考察团团长回国考察,促进“春晖计划”设立;受住建部委托,协助引进首个“中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EEB”合作项目,获德方赠款500万欧元;受国家发改委委托,协助促成中德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在德中经济技术合作论坛框架下开展医药经济和生物技术合作的框架协议》,协助引进德国顶级产业集群;担任住建部国标《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和《零碳建筑技术标准》主要审查专家,是全国唯一同时参与两个重要国标的主要审查专家;担任多家德国企业高管、入选德国最高级别(C4)教授任职资格名单(莱比锡大学)。
当前主要研究方向:
(1) 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研究:依托国家对外科技合作创新最高级别平台——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JLBRI),研究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促进和推广传统建筑、既有建筑的活化、重生和再利用;
(2) 建筑“碳中和”研究:响应国家“3060双碳”号召,研究和推广适应中国南方地区的被动房、产能房、零碳建筑等技术;
(3) 绿色防疫建筑研究:瞄准疫情常态化社会需求,研究和推广避免室内交叉感染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
(4) 城市碳中和与零碳建筑产业集群研究:明确科研为产业经济服务,以科研成果产业转化为目的,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合作、融合发展,建立与产业界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重点推进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产品、新材料、可再生能源等关键技术的产业转化。
邮箱:shenjh@suda.edu.cn
教育背景
1978.02–1983.02: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结构工程学士
1982.09–1985.05: 上海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硕士(答辩委员会评语:达到博士论文水平)
1986.09–1992.01: 德国达姆斯达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博士(PHD),总分:优异。
社会阅历(工作经验)
1985.05-1986.09 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助教
1986.09-1990.09 德国达姆斯达特工业大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研究所助教
1990.10-1992.09 德国Krebs und Kiefer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顾问工程师
1992.10-1995.08 德国Lehmann-Block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柏林分公司总经理
1993.03-1995.08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兼职教师
1995.05 应中国政府邀请,作为团长率领中国留德学人回国考察团回国考察访问,此考察团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首个应国家邀请回国考察的海外学人代表团。
1995.06 入选德国最高级别(C4)教授任职资格名单(莱比锡大学)
1995.09-2005.04 德国Obermeyer Planen und Beraten GmbH远东地区总监、中国业务执行合伙人、总经理
2004.05-2006.05 中国北京德国商会董事会副主席
2006.10-2013.10 德国德中卫生组织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5.05-2015.05 德国J.S.K International Architekten und Ingenieure GmbH中国区首席代表
2005.05-2017.10 德杰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GET-Design GmbH)董事长
2009.09-2012.09 同济大学兼职教授、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兼)
2017.11-2019.12 苏州科技大学特聘教授、苏州科技大学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主任
2020.01-现在 苏州大学特聘教授、苏州大学绿色建筑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2021.01-现在 科技部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JLBRI)(国家对外科技合作最高级别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代表性论著
(1) Jinghua Shen, Lineare und nichtlineare Theorie des Kriechens und der Relaxation von Beton unter Druckbeanspruchung, 德国规范委员会专辑第432号(DAfStb-Heft 432), 1992。本文推翻了1874年创立的博尔茨曼原理(Boltzmann)在时间过程中线性迭加的错误计算方法,创立了新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是该专辑有史以来首位亚裔作者。本专辑为沈景华博士学位论文全文。
(2) Dahua Jiang, Jinghua Shen, STRENGTH OF CONCRETE SLABS IN PUNCHING SHEAR,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CE, 1986, 12(112): 2578~2591。本文摘自沈景华硕士论文,运用塑性力学理论,通过变分法,首次推导出混泥土板冲切破坏界面完整的数学模型及计算公式,该成果适用于各类拉压异性材料的冲切破坏面计算。
(3) Jinghua Shen, Helmut Wegmann, CRACK SPACING AND CRACK WIDTH OF REINFORCED CONCRETE IN TENSION-STOCHASTICAL ANALYSIS, Darmstadt Concrete, 1990. Winter, 1(5): 187~194。本文运用随机分析方法, 首次推导出钢筋混凝土结构受拉裂缝宽度及间距的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解析解,该成果适用于各类间隙性应力释放现象的理论计算。
(4) 《世界建筑导报》2005.5/6,系统报道了沈景华领导的一系列建筑设计项目的成功案例,2005.05。
(5) 《世界建筑导报》2008.4,系统报道了沈景华领导的一系列建筑设计项目的成功案例,2008.04。
代表性项目
德国法兰克福机场第二航站楼(参与结构审核)
德国柏林东交口联邦保险公司总部基地(负责结构设计)
上海浦东中国交通银行总行大楼(国际竞赛第一名,232米高)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航站楼(国际竞赛第一名)
沈阳国际会展中心(国际竞赛第一名)
深圳福田中心区城市设计及地下空间综合规划(国际竞赛第一名)
深圳地铁皇岗站及口岸联检楼(国际竞赛第一名)
广州MTU发动机维修中心(中国珠海,委托项目)
北京CBD旺座中心(委托项目)
北京空军某部离心机中心(委托项目)
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国际竞赛第一名)
上海磁悬浮铁路(参与并促成了土建部分的中德双边谈判和签约)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松江新院(1200床,国际竞赛第一名)
北京2008国家体育馆(国际竞赛建筑方案第一名、运营方案第一名)
南京郎诗城市广场(现名“Sunny World”,委托项目,238米高)
大连软件园(二期)规划(国际竞赛第一名)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3000床,国际竞赛第一名)
北京丰台科技园ABP总部基地(五星级酒店、写字楼和高级公寓,委托项目)
南京江苏软件园(国家级软件园)总体规划及一期工程方案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
大连梭鱼湾地区(大连新城)概念规划(国际竞赛第一名)
珠海天朗海峰高级公寓(180米高,珠海最高楼,委托项目)
珠海莱茵半岛A、B栋方案设计(委托项目,高100米)
美的总部大楼(国际竞赛第一名)
河北永清台湾工业新城规划(委托项目,约36平方公里)
湖州南太湖奥体中心(含体育场、游泳馆等,委托项目)
白沟会展中心及城市综合体(委托项目)
杭州江东市本级区块启动区综合体(国际竞赛第一名)
厦门香山国际游艇俱乐部二期方案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
杭州政苑小区配套公建方案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
鄂尔多斯市青春山新城中心区概念规划(国际竞赛第一名)
宁波东部新城行政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
上海火车站北广场区域概念规划(国际竞赛第一名)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概念规划(国际竞赛第一名)
杭州市市民中心方案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
湖南湘江生态经济带概念规划(国际竞赛第一名)
太仓智汇谷·智能科技创新园(国际竞赛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