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影
仪式现场
双方代表揭牌
吴永发讲话
姚建林讲话
参观交流
参观交流
参观交流5月16日上午,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文化遗产材料分析实验室揭牌仪式于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举行。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姚建林,联合实验室主任、建筑学院院长吴永发,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沈景华,联合实验室副主任、建筑学院副院长吴尧,材化部副主任李华,材化部主任助理徐敏敏,科学技术研究院国际科研合作办公室主任孟庆权等代表出席仪式。仪式由吴尧主持。
在与会人员的见证下,姚建林、徐敏敏和吴永发、沈景华代表双方共同为材料分析实验室揭牌,标志着实验室在文化遗产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吴永发表示,联合实验室围绕四大核心任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及产业创新进行系统布局。特别在遗产材料分析领域,构建了跨国协同创新网络:葡萄牙埃武拉大学Hercules实验室侧重跨学科材料研究,澳门城市大学拥有同类型尖端设备,苏州大学则依托建筑学院与材化学部在古建材料多尺度分析领域的深厚积累。通过三方优势资源整合,形成国家级材料分析平台,对联合实验室的实地验收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势必会推动校内外科研资源共享与融合创新,加速培育文化遗产领域新质生产力。
姚建林在讲话中强调,联合实验室建设需立足国家战略高度,着力打造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体系,在深化文明互鉴中践行新时代使命。针对学科建设方向,他指出要以“跨学科交点”为突破,构建文理融通的创新体系,利用光谱分析等先进技术为古建筑保护构筑科学之“眼”。同时要深化“校地共建”协作机制,以揭牌仪式为契机构建开放型学术共同体,通过与更多学科的协同攻关提升实验室创新能级,依托苏州文化遗产资源推动特色项目落地,形成可示范推广的文化传播新模式。
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文化遗产材料分析实验室和光谱电化学实验室等研究空间,并就遗产保护材料研发与应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