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中国驻葡萄牙大使馆政治处副主任刘艳、黄琳、乔昌伟一秘一行调研葡萄牙埃武拉大学并就中葡两国教学科研合作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座谈,在此期间双方重点参观了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埃武拉),并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埃武拉大学副校长保罗·夸雷斯马(Paulo Quaresma)教授,联合实验室(埃武拉)负责人安东尼奥·坎代亚斯(António Candeias)教授,埃武拉大学HERCULES实验室主任何塞·米朗(José Mirão)教授、副主任帕特丽夏·莫伊塔(Patrícia Moita)教授,联合实验室葡萄牙联络处代表陈舒洁副研究员等参与了本次调研交流。

座谈会上,刘艳副主任播放了葡文字幕的“科学无国界、创新无止境”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向葡方宣传了《国际科技合作倡议》,介绍了国家支持科技发展国际化的一系列有力政策。她表示,科技合作交流一直是中葡两国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驻葡使馆将全力支持国内高校与埃武拉大学的科技合作,尤其鼓励双方以共建联合实验室的方式开展务实合作和双向交流,促进中葡友好关系发展。在随后的参观中,刘艳副主任对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成果表示高度肯定。

保罗·夸雷斯马副校长重点讲述了埃武拉大学对推进国际化工作的决心,并介绍了该校与中国高校开展了深度合作的相关情况。他指出,埃武拉大学已经与中国的多所顶尖高等学府,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开展了务实合作,产出了系列研究成果。他希望未来在使馆的支持下,能进一步推进与中国大学教育、科研、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会后,双方代表参观了联合实验室在葡萄牙的工作和研究场所。安东尼奥教授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目前的建设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他强调,未来将依托使馆的大力支持,以联合实验室为合作平台,与苏州大学和澳门城市大学进一步深化科研合作。他期望通过三方的共同努力,完善联合实验室的一体化建设,孕育出更多具有实质性的科研成果,从而推动葡萄牙和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科学进步与繁荣发展。
联合实验室是由苏州大学主导并联合葡萄牙埃武拉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共同创办的国家级科研平台。集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创新资源,利用物理、化学、建筑学和材料学等多学科方法和工具,进行跨学科、跨领域、跨学校的遗产材料分析、遗产保护利用等科研工作。经过三年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成果受到国内外多方肯定。未来,联合实验室将继续承担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夯实民心相通根基、支撑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及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要任务,拓展中葡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强化两国在科技创新和文化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人民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