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专项“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与联合研究”(2021YFE0200100)项目科技报告撰写暨子任务完成情况推进会在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联合实验室主任吴永发教授,副主任吴尧教授,首席科学家沈景华教授,苏州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基础科研处国际科研合作办公室主任孟劼,以及项目子任务负责人、成员出席了此次会议。
吴永发对线上、线下全体与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此次会议对项目顺利结题和科学数据汇交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子任务负责人对照项目任务书中的考核指标,遵照数据汇交标准,完成科技报告撰写,保证项目圆满完成。
会上,孟劼首先针对科学数据汇交的政策、内容和工作方案进行答疑。他指出,根据《科技计划项目科学数据汇交工作方案(试行)》,科研数据应坚持“开放为常态,不开放为例外”的原则,保证汇交内容“及时充分、真实可靠、科学规范”,依科技部要求,从科学数据实体、科学数据描述信息和科学数据辅助工具三方面完成汇交。
随后,会议听取了各项科技报告撰写暨子任务完成情况的报告。各子任务负责人重点就《遗产地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专题研究报告》、《文化遗产无损检测分析报告》、《文化遗产虚拟复原技术专题研究报告》、《文化遗产专业人才培养与培训综合报告》、《建筑遗产再生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技术导则报告》、《建筑遗产可持续利用综合改造示范项目研究报告》、《联合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报告》和《地域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中心报告》撰写情况进行汇报,并就科技报告撰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交流。吴永发认真听取了各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在充分质询交流的基础上,对每个项目进行了综合评价,给出了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吴永发在总结讲话指出,目前,联合实验室已基本完成各项任务考核指标,下一步要继续推进科技报告撰写和科学数据汇交工作。他强调,各负责人要系统考量科技报告框架,重点梳理研究逻辑,高度凝练报告内容,突出研究重点和成果创新。此外,要严格依照数据汇交的原则和要求,尽早自查,及时整改,确保科技数据汇交工作顺利完成。他表示,此次会议对项目结题与验收起关键作用,希望各负责人根据会议精神,联合团队力量,把握时间节点,在年底前完成科技报告撰写,并完成各项子任务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