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亚洲建筑遗产,共建“一带一路”平台: “建筑遗产保护教育与国际化传播”国际线上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时间: 2022-03-28  作者:   浏览次数: 1529

 
吴尧副主任介绍联合实验室概况
何培斌教授发言
何培斌教授发言
潘一婷副教授发言
刘临安教授发言
朱海俊主任发言
吴永发主任发言


 3月28日,由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实验室主办,联合实验室新加坡海外联络处承办的“建筑遗产保护教育与国际化传播”学术研讨会于线上举行。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系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主席何培斌、澳门城市大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主任刘临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分中心主任朱海俊、联合实验室主任吴永发、副主任吴尧、联合实验室新加坡海外联络处负责人赵秀玲博士,及历史建筑与遗产保护研究所全体老师等出席会议,各方就进一步深化各方建筑遗产保护教育与传播资源共建共享进行探讨,强调以苏州为舞台、以“一带一路”平台为契机,推动中国-新加坡遗产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可持续发展。苏州大学历史建筑与遗产保护研究所所长陈曦主持会议。

在吴尧副主任就联合实验室发展情况及研究方向做简要介绍后,各方专家学者对自身所处地区及平台机构进行介绍,初步探讨了各方共建合作的可能性。其中,何培斌教授就新加坡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与成果进行综述,强调了目前新加坡对建筑遗产保护专业性人才培养的需求,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在开发遗产保护硕士专业上所取得的成果。

随后,历史建筑与遗产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潘一婷就历建所与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系所共建的整体框架进行简述,介绍了历建所在建筑保护人才培养方面的阶段性发展。

刘临安教授立足于国家政策与澳门城市大学平台,简要论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筑遗产保护资源与发展前景。澳门依托国家政策优势与包容开放的文化特征,在建筑遗产保护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将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遗产保护平台提供独特的人文环境。

朱海俊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分中心的组织结构、发展概况与教育资源进行介绍,总结了中心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支的重要作用。

吴永发主任对会议主题进行总结,倡议整合各方教育、传播资源,激活各方人才,深化建筑遗产保护国际性开放合作。他表示,“共建共享、需求导向、能力建设、示范引领”是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宗旨,也是各方深化合作的基本原则,他希望可以通过各方的努力,共同促进联合实验室平台创新发展,加强“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横向联合,构建独特的亚洲国际话语,为国际化开放合作平台的建设起示范性作用。

本次线上研讨会由联合实验室新加坡海外联络处承办,吸引了来自中国、新加坡、澳门等地区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与,充分展现了会议的国际影响力。作为新加坡海外联络处自设立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此次会议成功搭建了国际交流平台。联合实验室海外联络处的设立,旨在持续促进国际科研合作、拓展国际关系、加强人才培养、联络海外校友及引进高层次人才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