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三项团体标准技术审查会顺利召开
时间: 2024-02-25  作者:   浏览次数: 524

 2月6日上午,由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苏州大学共同主编的《既有办公建筑近零能耗改造技术标准》、由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苏州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共同主编的《古建筑现状调查标准》,由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共同主编的《徽州古民居分类保护利用技术细则》三项团体标准技术审查会顺利举行。

会议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共同组织。每项团体标准的技术审查会专家组共有七位。出席本次三项标准审查会的专家有太原理工大学王金平教授、东南大学淳庆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杨淑燕教授、西南交通大学邱建教授、湖南大学田真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王薇教授、安徽建筑大学刘仁义教授、同济大学张鹏教授、西南民族大学赵兵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王其钧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刘晖副教授、苏州科技大学王月梅副教授、中衡设计集团人居环境设计院顾志兴院长、山西省古建筑集团总工程师孙书鹏等,三项标准编制组成员单位也共同参与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标准管理办公室主任黄春媚主持。

三项标准负责人分别就标准编制过程及主要技术内容作线上汇报,重点阐述在第一次编制工作会后根据专家、同行意见和征求意见稿公示期间收集的反馈信息进行的调整修订。与会专家对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给予肯定,针对标准文本的定义、规范性、技术参数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讨论,同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三项标准审查组专家认为本次送审稿符合团体标准管理相关规定,各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审查组专家一致同意通过《既有办公建筑近零能耗改造技术标准》《古建筑现状调查标准》《徽州古民居分类保护利用技术细则》团体标准技术审查,要求编制组按照《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标准报批。

最后,三项标准的主编人、苏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主任吴永发教授对各位专家百忙之中参加此次审查会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各标准编制组认真总结会议提出的针对性、指导性意见,进一步研究、完善标准内容,严格按照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团体标准工作要求及流程开展后续工作。

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作为国家级新型科技创新平台,根据“共建共享、需求导向、能力建设、示范引领”总体思路,围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专项需求,聚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前沿,实施三项团体标准编制工作,为行业内技术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方案,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